
馬爾文帕納科

已認證
馬爾文帕納科
已認證
為什么了解病毒顆粒大小如此重要?
鑒于當前COVID-19的爆發,科學家們正忙于研制抗病毒藥物和疫苗來治療病人。中國已經允許研究人員開始對一種實驗性冠狀病毒疫苗進行人體安全測試。美國科學家也開始了疫苗的臨床試驗。為了開發一種可靠的疫苗或治療方法,必須首先對病毒表征和深入了解。
表征病毒顆粒大小可以幫助科學家預測它是如何傳播的。例如,它可以用來了解感染性病原體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它可以被傳播的距離,以及病毒的沉積地點、生存能力和毒性等。
病毒顆粒通常非常小,大約20 – 250nm。冠狀病毒顆粒形狀是球形的,直徑大約0.13μm。最小的冠狀病毒粒子的大約0.06μm,最*大的約0.14μm。
如此小的顆粒可以在空氣中懸浮很長一段時間。這對接近源頭和距離較遠的人都存在潛在的接觸風險。直徑為4μm的球形顆粒在靜止空氣狀態下沉降1米需要33分鐘,而1μm的顆粒需要8小時才能沉降。
小于10μm的傳染性顆粒往往能夠更深入地進入呼吸道,從而更嚴重影響健康。因此,顆粒大小是空氣傳播病原體流行病學的中心。
空氣中不斷出現各種病毒,但數量很少,通常不足以導致免疫系統健康的人患病。然而,在高濃度下,人感染的風險急劇增加。早期發現病毒對預防病毒感染的傳播至關重要。因此,對病毒顆粒大小和濃度進行表征不僅有助于早期檢測,而且有助于治療和疫苗的開發。
馬爾文帕納科新表征工具應用于病毒和疫苗研究
l 可視化納米顆粒跟蹤分析儀NanoSight(NTA)
采用納米顆粒跟蹤分析 (NTA) 技術,馬爾文帕納科NanoSight 這種獨特的技術利用光散射和布朗運動的特性,獲得納米顆粒大小 0.01 - 1μm及顆粒濃度,以及實時表征蛋白質聚合(聚集)的解決方案。這使得 NTA 成為病毒疫苗研究、納米毒物學和生物標志物檢測以及疾病狀態研究的細胞外囊泡、外泌體表征的重要技術。
l Zetasizer Ultra納米粒度電位儀
Zetasizer Ultra 綜合了動態光散射DLS和電泳光散射ELS系統,它采用了非侵入性背散射(NIBS?)、自適應性相關性算法(Adaptive Correlation)和獨特的多角動態光散射 (MADLS?) 技術來測量顆粒與分子粒度。NIBS的多用性和靈敏度可測量廣泛的濃度范圍,而MADLS則能讓您在這些關鍵測量中更精細地了解樣品粒度分布。
MADLS?(多角度動態光散射)的擴展能夠直接分析顆粒濃度。顆粒濃度的測量無需校準,適用于廣泛的材料,無需或只需極少稀釋,并且使用便捷,這一切使它成為一種理想的篩選技術。這是Zetasizer Ultra的一項獨特功能,甚至可以應用于以前非常難測量的病毒和VLP等。
相關產品
更多
相關文章
更多
技術文章
2025-04-16技術文章
2025-04-01技術文章
2025-03-21技術文章
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