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爾文帕納科

已認證
馬爾文帕納科
已認證
馬爾文帕納科X射線分析儀器用戶技術交流會,始于公司前身飛利浦分析儀器時代,歷經帕納科、馬爾文帕納科的變遷,卻始終有不可辜負的念念不忘。我們將陸續推出“用戶會速遞”欄目,介紹本屆特邀嘉賓和與會專家以及他們精彩的報告內容;我們還會用手中珍貴的照片還原用戶會的歷史,為新用戶展現這個傳統用戶活動的精彩瞬間。敬請期待……
2024第十六屆馬爾文帕納科用戶會正在緊張的籌備中,熟悉射線產品的用戶都知道,作為一個為用戶量身打造的專業學術交流會,組委會都會在大會報告環節為客戶精心安排更具前瞻性、開拓性、尖端性的學術報告。本屆會議組委會特別邀請了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上海光源科技委副主任,原中國晶體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晶體學會粉末衍射專業委員會主任 麥振洪教授 為大會做關于國家大科學裝置發展的相關報告,為馬爾文帕納科用戶帶來最前沿的科研話題。
眾所周知同步輻射作為一種性能優良的大科學裝置對科技進步的影響和意義,它產生的光源具有寬的頻譜范圍、高光譜亮度、高光子通量、高準直性以及具有脈沖時間結構等特性,已經成為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物理學、化學、醫藥學、地質學等學科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的一種先進的、不可替代的實驗平臺,在航空航天、機械加工、電子工業、醫藥工業、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和微納加工等方面具有重要而廣泛的應用。我國現有運行的同步輻射裝置共有四臺,另有兩臺四代裝置正在建設中,其中位于北京懷柔的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儲存環已全環貫通,進入聯調階段。
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為同步輻射光源帶來了巨大利用前景,而這種需求的不斷顯現,反之又促進同步輻射技術在提高亮度、相干度、頻譜范圍上不斷進步。麥振洪教授將在報告中介紹同步輻射的產生、性質、實驗方法。為與會用戶的研究提供更多尖端的技術知識。
>>> 嘉賓介紹
麥振洪(Mai Zhenhong)1965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技術物理系,同年考上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后留所工作。現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99年5月—2006年6月兼任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副主任,2006年起兼任上海光源經理部顧問。現任上海光源二期工程科技委副主任,北京高能光源科技委委員。曾任中國晶體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晶體學會X射線粉末衍射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晶體學會晶體生長及品質鑒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物理學會X射線衍射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國物理學會科普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散裂中子源科技委委員。
1977年8月—1979年9月通過中國與英國科學技術交流合作協議,派往英國Bristol大學物理系進修,從事X射線衍射動力學理論和現象及晶體缺陷的研究。回國后長期從事晶體和人工低維結構材料微結構、微缺陷以及空間微重力半導體熔體微結構的研究。后期還開展納米功能材料以及聚合物多層膜制備和物理性能的研究。
對X射線衍射和散射現象及理論、人工外延膜結構缺陷、準晶體結構與相變以及空間微重力半導體熔體微結構有精深的研究。擅長解決材料與器件制備工藝中引入的結構缺陷及其對物理性能影響等問題。
本人主持的研究工作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中科院自然科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3部委嘉獎1次。本人參加的研究工作獲中科院自然科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著作有“Crystal-Quasicrystal Transitions”中第三章“Phase Defect and Phase Transition”(Edited by M.J.Yacaman and M.Torres North-Holland 1993), “同步輻射光源及其應用”(科學出版社 2013年3月),“薄膜結構X射線表征” (科學出版社 2007年7月第一版 北京,2015年5月第二版),“X射線衍射動力學—理論與應用”(科學出版社 2020年6月)。發表論文240余篇。十多次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作邀請報告及出國訪問,講學。
期待麥老師的精彩報告,除此之外,我們還確定了部分的報告嘉賓及報告主題,簡介和摘要也會在后續的“用戶會速遞 ”欄目中為大家揭曉,期待您的持續關注和踴躍報名。
掃碼報名
第16屆馬爾文帕納科X射線分析儀器用戶會
時間:9月18-20日
地點:上海虹橋西郊莊園麗笙大酒店
最新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