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已認證
【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 洪敬譜
4月15日,在位于安徽合肥高新區的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研發團隊正在加緊調試一臺即將交付的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該設備將在幾天后發往寧夏大學,滿足該校多領域高精度檢測自由基的科研需求。
“這款設備以其極高的靈敏度和智能化優勢,成為國產高端科學儀器領域的標桿產品,備受科研機構青睞。”國儀量子董事長賀羽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國儀量子聚焦量子精密測量產業化和高端科學儀器的國產化,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部分產品不僅填補國內技術空白,還在國際市場上贏得認可。
量子科技“生根開花”
國儀量子脫胎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2016年10月,為了鼓勵科技成果更快實現產業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批準以技術入股方式,以4項專利和1項專有技術作價入股,聯合相關投資機構共同設立公司。該校根據相關法規政策,將作價入股形成股權的一部分獎勵給了成果完成人,學校保留剩余部分。同年12月,由該技術參與入股的國儀量子正式成立。
賀羽介紹,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國儀量子致力于推動量子測量技術產業化和高端科學儀器的國產化。“公司成立后,我們迅速開展了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技術的產品化,并在2018年推出了國產首臺商用的X波段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打破國外品牌的技術壟斷。現在,我們已經能夠穩定量產全系列的X波段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以及更高端的W波段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國儀量子技術負責人許克標博士說。
2023年,國儀量子推出了全球首臺商用低溫版掃描氮—空位探針顯微鏡。“這款儀器也是我們承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結晶。”許克標說,空位探針顯微鏡主要用于檢測納米材料的表面磁性,為材料科學、凝聚態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目前,該產品已交付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科研單位。
高質量的科技成果轉化,推動了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國儀量子的快速發展,解決了國家科研和工業生產中多項‘卡脖子’難題。”賀羽說。
國產儀器“更準、更精”
“國儀量子通過加大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品性能,逐步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力。”許克標介紹,以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為例,科研人員在使用這款儀器時,普遍面臨設備信噪比低、多參數和模型復雜導致EPR譜圖分析困難等問題。團隊深入調研用戶痛點,基于自主可控的硬件基礎和系統集成能力,于2024年10月研發了全球首個信噪比達到10000∶1的AI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在業內取得巨大反響。
“目前,國儀量子的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不僅性能比肩國際品牌,還擁有較高市占率,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更具性價比的選擇。”許克標說。
電子顯微鏡是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重要工具。國儀量子通過集聚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成為全球少數具備研發、生產、應用一條龍能力的電鏡廠商。
相關產品和技術的突破,正為眾多企業創新發展賦能。安徽尚欣晶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高端難熔金屬、特種硬質合金等創新材料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利用國儀量子的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使產品研發和質量控制能力得到較大提升。“國儀量子的掃描電鏡不僅性能卓越,在操作設計上也充分契合國內用戶的使用習慣。就拿我們來說,每天使用時長都超過8小時。”該公司副總經理韓翠柳說。
成立9年來,國儀量子已交付上千臺高端科學儀器,客戶遍布全國高校與企業研發中心,產品出口至英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和地區,逐步確立了在全球量子精密測量產業化領域的領跑地位。
“國儀量子將繼續深耕量子精密測量和高端科學儀器領域,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通過技術創新和場景創新,推動量子測量技術在更多行業的應用落地,為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賀羽表示。
最新動態
更多
虛擬號將在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