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億(深圳)工業科技有限公司

已認證
博億(深圳)工業科技有限公司
已認證
作為全球固態電池技術研發的前沿陣地,日本企業對硫化物與氧化物固態電解質材料的量產需求持續攀升,但其高環境敏感性、工藝復雜性及嚴苛的環保要求成為行業痛點。
在Battery Japan 2025展會上,博億(東5館E53-22)推出的硫化物/氧化物雙路徑固態電解質產線解決方案。
憑借全流程密閉設計、納米級精度控制與智能化整線整合能力,成為現場技術焦點。
一、材料特性與技術要求:硫化物與氧化物的雙重挑戰
1.硫化物固態電解質
特性:離子電導率高(10?2~10?3 S/cm)、低溫性能優異,但對濕度和氧氣極度敏感,需全程惰性氣體保護。
技術難點:合成過程中易產生H?S等有害氣體;納米化研磨時易因局部高溫導致成分分解。
2. 氧化物固態電解質
特性:化學穩定性強、機械強度高,但燒結溫度需達1200℃以上,且界面阻抗大,需超細粒度(D50≤100nm)提升性能。
技術難點:高溫燒結易引發晶格缺陷;粉體分散不均勻導致電池內短路風險。
二、博億產線核心優勢:定制化破解量產瓶頸
1.全流程密閉生產,滿足硫化物“零污染”需求
惰性氣體保護系統:從原料拆包、混合到罐裝,全程通入N?/Ar,關鍵環節含氧量監測精度達1ppm,防止硫化物氧化失效。
防泄漏設計:采用氣力輸送+雙閥密封技術,粉塵泄漏率<0.05mg/m3,遠低于日本《勞動安全衛生法》標準。
有害氣體處理:研磨區集成H?S吸附模塊,廢氣凈化效率≥99.8%。
手套箱露點溫度控制:通過露點控制達-80℃(對應H?O濃度0.001ppm)及多級干燥塔(硅膠+分子篩)實現動態濕度補償,有效避免鈣鈦礦薄膜吸濕相分離,可將硫化物固態電解質(Li?PS?)水解副反應抑制至最低,保持離子電導率>10?3 S/cm。
2. 納米級研磨與精準溫控,攻克氧化物一致性難題
濕法納米研磨系統:采用博億NMM型納米砂磨機,研磨粒度可達30nm,配合在線激光粒度儀實時反饋調節,確保D90≤200nm(硫化物)及D50≤80nm(氧化物)的嚴苛要求。
梯度燒結技術:氧化鋁窯爐多溫區獨立控溫(精度±0.5℃),通過分段升溫消除熱應力,產品晶格缺陷率降低40%。
3. 智能化整線協同,降本增效直擊日本痛點
一體化控制系統:PLC+IoT平臺實現從配料(誤差≤0.3%)、混合(均勻度CV值≤5%)到罐裝的全流程數據貫通,減少人工干預。
節能設計:熱能回收系統將燒結余熱用于原料干燥,綜合能耗較傳統產線降低25%,契合日本“GX(綠色轉型)戰略”。
模塊化擴展:產線支持1-1000噸/年產能靈活配置,適配日本中小企業“小批量、多批次”生產需求。
三、日本市場適配性:合規性、安全性與本地化服務
1. 合規認證:產線符合日本JIS B 9902(防爆設備標準)、JEMIC計量認證及REACH環保法規。
2. 安全性強化:硫化物產線配備“濕度-氧氣-溫度”三重聯鎖報警,異常狀態0.1秒切斷流程。氧化物燒結區采用多層隔熱防護,表面溫升≤5℃(環境溫度25℃時)。
3. 本地化支持:博億已與日本合作伙伴建立技術服務中心,可提供設備調試與工藝優化的一站式服務。針對日本客戶需求,開發適配小空間廠房的“立體式產線布局方案”。
四、以中國方案定義日本固態電池未來
在固態電池產業化競速中,博億通過“材料特性-工藝-設備”深度耦合的整線思維,為日本企業提供了兼具精度、安全與經濟效益的落地路徑。
正如博億技術總監方總在展會所言: “日本市場所需求的,不僅僅是設備本身,更是從技術知識(know-how)到深刻理解原理(know-why)的全方位、全鏈條的支持與賦能。”
隨著硫化物與氧化物路線的并行突破,博億正以“中國智造”重新定義全球固態電池競爭格局。
最新動態
更多
虛擬號將在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