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摩克立粉體技術設備有限公司

已認證
山東摩克立粉體技術設備有限公司
已認證
12月3日晚間,天奇股份發布對外投資進展公告,公司于2024年7月10日召開第八屆董事會第三十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天奇金泰閣與富奧智慧設立合資公司的議案》,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西天奇金泰閣鈷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奇金泰閣”)擬與富奧股份下屬全資子公司富奧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奧智慧”)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并以合資公司為主體合作開展電池材料再生利用業務。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2億元,其中天奇金泰閣以自有資金出資800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40%的股權;富奧智慧出資1.2億元,持有合資公司60%的股權。近日,合資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記注冊手續,名稱為富奧天奇新能源科技(長春)有限公司,并取得了長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寬城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
鋰電池回收布局初顯成效
根據公告,合資公司的設立是基于公司前期與富奧股份戰略合作的有效實施推進,亦是公司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集團”)圍繞《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實施方案》的重要實踐。合資公司將專注于鋰電池再生利用業務,依托一汽集團、富奧股份、富奧智慧的平臺優勢、資金優勢、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資源優勢,結合天奇股份、天奇金泰閣在鋰電池循環領域積累的技術、產能、管理、渠道建設等多方面優勢,各方精誠合作、資源共享、攜手共贏,積極推動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共建鋰電池回收循環利用產業閉環,打造動力電池低碳可持續的綠色產業鏈。
公司表示,本次合作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在鋰電池循環利用領域的渠道資源及業務規模優勢,有助于公司形成重要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進一步提升公司鋰電池循環業務的綜合競爭力,符合公司戰略發展規劃及全體股東的利益。
公開資料顯示,天奇股份是一家涵蓋智能裝備、鋰電池循環兩大產業集群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上市20年以來,天奇股份的營業收入從2003年的2億元到2023年的36.16億元,增長逾17倍;凈資產也從上市前的不足1億元,到2023年底突破21億元,增幅超過20倍,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在智能裝備和鋰電池循環業務兩大領域持續發力,使整體業績表現較為穩健,盈利能力得以改善。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75億元,歸母凈利潤2048.80萬元,實現扭虧為盈。三季報還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天奇股份鋰電池循環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4.4億元,毛利率同比提升5.8個百分點。單季度來看,該業務收入環比增加5544.59萬元,實現明顯增長。其中,天奇金泰閣實現營業收入1.62億元,環比增長28%,毛利率提升7個百分點。據了解,該業務毛利率的增長和虧損的收窄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國內外市場布局的鋰電池回收體系初顯成效。期內,公司通過長協、股權綁定、“服務+回收”等多種模式構建長期穩定合作關系,拓寬原料來源、保證原料供應。
持續尋找業務新增點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后,天奇股份積極開展主業,并在汽車領域持續尋找業務新增點。2015年,公司開始布局循環產業,延伸業務至循環裝備、報廢車拆解和發動機再制造,繼續向汽車全生命周期延展。2017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的明確,天奇股份迅速向鋰電池回收領域切入,全力推動鋰電池循環板塊發展。
今年4月,天奇股份曾宣布與中國長安、長安汽車共同設立合資公司,以合資公司為主體合作開展電池再利用業務,致力于打造全國領先的電池回收標桿企業。合資公司在設立后,分三期規劃投資建設項目,涵蓋電池破碎打粉、電池梯次利用、三元電池濕法再生及鐵鋰電池濕法再生產能。合資公司成立后啟動一期項目建設,計劃2025年投產。
天奇股份表示,此次“強強聯合”,一方面是積極把握《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發展機遇,實現鋰電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上下游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產業鏈閉環;另一方面也將對公司產業升級、創新發展、形成新質生產力將起到推動作用。
目前,出海布局已成為推動汽車產業增長的新動力。國金證券報告稱,中國汽車產業鏈全球相對競爭力的快速增長,是中國汽車全球化的核心驅動力。以智能裝備為主業的天奇股份也受益海外業務布局,截至目前,該業務板塊在手訂單總額為19.67億元,其中近一半為海外項目。根據公司三季報,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智能裝備業務國內外市場齊頭并進,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0.1億元,毛利率達到20.73%,同比提升7個百分點。其中,海外項目順利交付或履約,貢獻了顯著的利潤增長,國內市場由于改造及增補項目的持續釋放,毛利率亦有所上
最新動態
更多
虛擬號將在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