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納科學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已認證
復納科學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已認證
引言
顯微 CT 技術是一項通過利用 X 射線對微觀樣品進行高分辨率成像的先進技術,是研究和解決地質學問題的重要工具,在地質行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將介紹顯微 CT 技術的基本原理、發展歷程以及其在地質行業的特殊應用。
01
顯微 CT 技術簡介
顯微 CT 技術利用 X 射線照射樣品,通過探測器記錄透射的 X 射線強度分布,再利用計算機算法重構出樣品的三維內部結構。其獨特之處在于能夠在非破壞的情況下,提供高分辨率和全方位的三維圖像。
顯微 CT 技術的發展歷程
顯微 CT 技術主要用于微觀尺度下的樣品成像,其發展歷程包括幾個階段:
1990 - 2000:顯微 CT 技術開始應用于生物學、材料科學等領域,但分辨率和樣品大小受到限制。
2000 - 2010:隨著 X 射線源和探測器的技術進步,顯微 CT 的分辨率和成像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2010 - 至今:顯微 CT 應用于更多領域,如地質學、考古學等,取得了顯著成就。
顯微 CT 技術的特點
顯微 CT 技術是在工業 CT 技術的分支,同時又具有其獨特的特點:
高分辨率成像:顯微 CT 技術能夠實現亞微米級別的分辨率,可以清晰顯示微觀結構,揭示樣品內部的細節特征。
非破壞性檢測:相比傳統的樣品制備方法,顯微 CT 技術不需要對樣品進行任何破壞性處理,保持了樣品的完整性,可以多次掃描同一樣品。
三維重建:通過顯微 CT 技術獲得的數據可以進行三維重建,使得研究人員能夠全方位地了解樣品的內部結構。
體積小安裝便捷:相較于傳統工業 CT 設備,顯微 CT 尤其是臺式顯微 CT 具備更小的體積,對安裝環境的要求少,無需配置特殊電源線即可使用。
02
顯微 CT 技術在地質行業的應用
1 巖石礦物學研究
顯微 CT 技術能夠對巖石、礦物樣品進行高分辨率成像,揭示其中的微觀結構特征,為巖石成因和性質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
【1】鈣質砂巖的 3D 渲染體積(左列)
按其當量直徑 (ED) 進行顏色編碼的孔隙體積(右列)
2 古生物學研究
應用顯微 CT 技術對古生物化石進行掃描,可以獲得其內部骨骼結構等信息,為古生物學家研究古代生物的形態特征提供了重要參考。
【2】盾皮魚類 Compagopiscis 間側片(IL)和牙齒組織學顯微成像及三維虛擬重建
3 巖心研究
顯微 CT 技術在巖心研究中具有重要應用,可以對巖心樣本進行非破壞性的三維成像,揭示其中的孔隙結構、礦物組成等信息,為油氣勘探和儲層評價提供了重要依據。
【3】不同壓力條件下顯示致密儲層中不同的石油構造
4 礦床勘探與開采
顯微 CT 技術可以用于礦石樣品的內部成分分析,幫助礦床勘探人員準確定位礦體位置和估計礦石儲量。
5 地下水資源研究
顯微 CT 技術可用于地下水儲層的孔隙結構、滲透性等參數的研究,為地下水資源的開采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2023 年 9 月 18-21 日期間,復納科技攜手 NEOSAN 顯微 CT 參加了 2023 中國地質學會年會,同時分享了其在地質行業相關的應用案例:
樣品為頁巖,以 900nm 像素大小掃描,顯示礦
物的分布及其典型薄層之間的斷裂形態
樣品為碳酸鹽,以 1.8μm 像素大小掃描,無損
地顯示其內部 3D 微觀結構
總結
顯微CT技術作為一種高分辨率、非破壞性的成像技術,為地質學研究提供了獨特的視角。其在地質行業的應用,為巖石礦物學研究、古生物學研究、礦床勘探與開采以及地下水資源研究等領域帶來了顯著的進展,促進了地質科學的發展和礦產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
03
關于 NEOSCAN 顯微 CT
NEOSCAN 是一家專注于設計和生產顯微 CT 儀器的公司,由 Alexander Sasov 創立于比利時。目前 NEOSCAN 推出三款顯微 CT 產品:N60、N70、N80,可在不破壞樣品的同時,得到樣品的結構信息(空腔孔隙)、密度信息(組分差異),同時可以輸出三維模型,進行仿真分析。
N60 緊湊型臺式顯微 CT
N70 快速型臺式顯微 CT
N80 高分辨臺式顯微 CT
如果您想獲取更多關于 NEOSCAN 臺式顯微 CT 的產品詳情或者應用案例,歡迎您隨時聯系我們,垂詢電話:400 857 8882。
04
參考文獻
【1】 Cnudde, V., Boone, M.N., ”High-resolution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in geosciences: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Earth Science Reviews (2013), doi: 10.1016/j.earscirev.2013.04.003
【2】Sanchez S, Dupret V, Tafforeau P, et al. 3D microstructural architecture of muscle attachments in extant and fossil vertebrates revealed by synchrotron microtomography PLoS One, 2013, 8(2): e56992
【3】Yang S, et al.(2022) Pore structure and fluid distribution of tight sandstone by the combined use of SEM, MICP and X-ray micro-CT.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8,109241.
最新動態
更多
虛擬號將在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