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格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

已認證
威格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
已認證
2024年上半年,固態電池技術在技術研發、能量密度提升、安全性改進以及產業化進程加速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突破。這些突破不僅推動了固態電池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應用,也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威格作為固態電池研發和產能的生產賦能者,為您呈現國內外關于固態電池的行業重大新聞訊息。 超高能量密度實現 太藍新能源:成功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塊單體容量達到120Ah,實測能量密度達到72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全固態鋰金屬電池。這一成果不僅刷新了全球固態電池能量密度的記錄,也為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 國際合作與研發 SK On作為韓國領先的電池制造商,與Sakuu簽署開發協議,共同制造適用于汽車領域的固態鋰電池,顯示出SK On對固態電池技術的重視和布局。這種合作有望結合SK On在電池制造方面的豐富經驗和Sakuu在固態電池技術上的專長,共同推動固態電池在汽車領域的商業化應用。 全自動連續生產工藝 德國促進可持續物理技術研究會發明了全套高性能高安全性固態鈉硫電池全自動連續生產工藝,這種工藝集合了德國在高真空、全自動、核物理、磁懸浮等技術領域的傳統優勢,對目前固態電池研發的一些誤區加以改進,實現了鈉硫電池在全真空環境中的全自動連續生產,成本低產能高。 新型硫化物固態電解質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馬騁教授開發了一種新型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其原材料成本僅14.42美元每公斤,不到其它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原材料成本的8%,這一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 中德合作1000wh/kg固態電池 德國促進可持續物理技術研究會宣布,德國專家團隊經過近兩年的研發,發明了全套高性能高安全性固態鈉硫電池全自動連續生產工藝,可使電池能量密度超過1000Wh/kg,負極理論裝載容量高達20000Wh/kg。此德國生產工藝目前已完成總體設計,正與中德兩國多所高校合作,建設研發中心和試驗產線。預計今年底可出設備樣機和電池樣品,明年底具備量產能力。 無負極鈉固態電池 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教授Y. Shirley Meng的實驗室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無負極鈉固態電池,其成果發表在《自然-能源》雜志上,該研究使電動汽車和電網存儲的廉價、快速充電、高容量電池的實現更近一步。 全球首個半固態電池儲能電站并網 6月30日,全球首個固態電池電站浙江龍泉磷酸鐵鋰儲能項目實現并網,該項目是浙江省接入電壓等級最高的半固態電池儲能電站,融合了半固態電解質、原位固態化、預埋鋰等多項新技術,一期工程建設規模為100MW/200MWh,一年的發電量可達6000萬度。
近年來,固態電池憑借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得到業界廣泛認可,其技術研發突破受市場普遍關注。在固態電池的研究和生產中,都離不開一系列的安全和效率問題,威格為此設計了電池智能生產線、節能降耗干燥房、電池研發手套箱、鋰電智能倉儲設備等針對不同場景的系列產品。 威格使用創新除濕技術,實現箱體內露點低于-65℃,平均溫差可達±0.5%,實現了電池連續化高效制備的流程。搭載無泄漏密封技術,氣密性更加,總運營成本降低60%,保持了高精度的生產質量,為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為全固態電池產業化制造場景打下堅實基礎。(節能降耗干燥房)
一站式解決方案,包括自動掃碼-注液-稱量-封裝-疊片-切片-測試,自動完成智能制造,提高生產精度,大幅精簡電池制造流程,同時解放人力成本。定制集成更多系統設備,激光切割機/注液機/涂布機/稱量等建設智能產線。(電池智能生產線)
箱內的泄漏率小于0.001vol%/h,水氧含量小于1ppm。穩定的氣氛環境為電池的生產實現了連續化植被,高效率制備。 與此同時,仍保持了超高質量和良品率,滿足科研性試驗線,經久耐用。
最新動態
更多
虛擬號將在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