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其它專題
- ·光伏制造的“日本故事”與“美國敘事”
- ·氮化硅,請“上車”!
- ·凈利率超過茅臺!到底是什么讓“砂子”有如此賺
- ·宜春鋰礦停產整頓,全球鋰資源供應將受哪些影響
- ·尋找“國產好粉材”之龍佰氯化法鈦白粉
- ·受環保“青睞”的微波燒結技術,發展長路漫漫
- ·造福人類健康的一粒“微球”!造出來究竟有多難
- ·2023年螢石市場需求、價格走勢預測
- ·逆勢而上,車用MLCC將會是下一個戰場
- ·2023年碳酸鈣產量、需求、下游市場環境分析
- ·“硅”期將至,工業硅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 ·鹽湖提鋰產業化技術:三法鼎立,喚醒“高原上的
- ·微囊在藥物制劑中的應用研究
- ·電池級碳酸鋰生產廠商命系“磁性異物”?
- ·全固態電池,終究是黃粱一夢?
- ·硅時代,不可替代的石英砂
- ·我國先進陶瓷產業的“急難窘盼”
- ·氧化鋁為何要強調“低鈉”
大勢所趨的預鋰化技術,還有多少坎要過?
中國粉體網訊 能量密度的提升是目前鋰離子電池性能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開發新型高比容量的正負極材料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但由于其首次庫倫效率低、循環穩定性差,影響了這些新材料的推廣應用。電極的預鋰化技術則提供了一種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具備短期內工程化的可行性。“預鋰化”的意義“預鋰化”(也被稱為“預嵌鋰”)描述的是在鋰離子電池工作之前向電池內部增加鋰來補充鋰離子。在一般的鋰離子電池中,容量的存儲和釋放基于Li+在電極材料中的可逆嵌入-脫出,并且負極所需的Li+一般來源于正極。在初始充電過程中,會損失一定量的活性鋰,這主要是由于在負極形成了固體電解質界面(SEI),因此保留的鋰含量在后期循環過程中會減少。特..【詳細】
更多專題報道
- ·40家硅基負極材料企業
- 2025-05-12
- ·萬噸級鈉電聚陰離子正極材料量產線投產!
- 2025-05-10
- ·綿陽九方:深耕硅碳負極材料領域,聚焦固態電池核心賽道
- 2025-04-28
- ·16億元!鈉離子電池硬碳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基地項目簽約廣東韶關
- 2025-04-24
- ·創新驅動新能源綠色未來,連續式氣氛回轉爐賦能負極材料高效生產
- 2025-04-23
- ·總投資20億元!年產3萬噸硫酸鐵鈉正極材料等項目開工
-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