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169
- 龍云澤 教授
研究方向:依托于靜電紡絲以及溶液噴紡技術制備微納米纖維膜,并研究其在生物醫學(如載藥和敷料等)、催化降解、納米能源(超級電容器及納米發電機等)、海水淡化以及空氣過濾等方面的應用;以及利用綜合物性測量系統(ppms)測試材料在不同環境下的物理性能。
關注:166 - 阮詩倫 教授
研究方向:1、高分子及其復合材料制品的加工與制造:開展高分子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制造工藝研究,通過表征材料及制品的物理力學性能與力學行為,建立精細物理力學模型;開展高分子及其復合材料成型、成性機理研究,建立材料成型工藝參數-微觀結構形式-宏觀物理力學性能之間的影響規律;利用物理力學模型,開展結構設計-成型工藝-服役行為的一體化數值仿真方法及多層級優化方法。 2、碳纖維復材的加工及裝備輕量化設計:針對”中國制造2025“,重點開展碳纖維熱塑性復材的關鍵技術研究,掌握碳纖維熱塑性復材的制備工藝;表征不同復材的物理力學性能,建立碳纖維熱塑性復材的性能-工藝參數數據庫;開展碳纖維熱塑性復材預浸帶加工裝備的結構設計與優化研究,開發能制備出優越力學性能的碳纖維復材的原理樣機;針對典型運輸裝備(新能源汽車及軌道運輸裝備)及零部件,開展碳纖維復材的應用技術研究以及多層次多材料體系的結構設計與優化方法研究,有效實現裝備及零部件的輕量化設計。 3、納米復合材料及微納加工方法研究:開展碳納米管/石墨烯增強復合材料的制備工藝及增強機理研究,建立納米復材體系的分子動力學及微觀力學的多尺度數值仿真方法,分析納米填充物與基體的結構演變規律,掌握界面微區的應力傳遞機制。開展石墨烯的高效制備工藝及加工裝備研究、非金屬材料表面生產石墨烯涂層的制備方法及產業化研究,實現具有高效散熱的高功率高密度電子器件的制備方法和工藝研究。
關注:190 - 閆繼 講師
研究方向:主要從事:1)先進納米材料的制備、表征及綠色儲能器件的設計;2)碳基材料及其能量儲存轉換裝置的搭建;3)電催化與電化學傳感器相關材料與器件;4)膜化學等交叉學科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重點研究鋰離子電池高能量、高安全性正極材料、負極材料與電解液體系,以及開展超級電容器、有機系/水系金屬離子二次電池的相關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的深入研究。
關注:146 - 關注:181
- 關注:190
- 關注:216
- 關注:167
- 關注:204
- 關注: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