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度:
99.6目數:
多種虛擬號將在 180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
在電子封裝、新能源汽車等對重量敏感的領域,傳統聚氨酯粘接膠的密度限制已成為制約其應用的關鍵瓶頸。常規導熱膠雖能滿足基礎散熱需求,但高密度特性易導致器件整體增重,且傳統輕量化填料的引入往往伴隨加工性能惡化——體系黏度急劇攀升、流動性下降,甚至影響界面粘接強度。針對這一矛盾,東超創新開發的 DCN-1208DQU 聚氨酯粘接膠改性導熱粉體 ,這款產品經過**的改性技術處理,可在A、B組份中同時使用,與樹脂相容性優異,易均勻分散,且增稠幅度較小,使得粘接膠在達到目標導熱率和比重的同時,能夠保持良好的粘接強度。通過結構設計與界面協同技術,為輕量化粘接膠提供了全新突破路徑。
技術痛點與突破方向
傳統低密度填料(如片狀氮化硼)雖能降低材料密度,但其表面高極性易引發樹脂體系黏度突變,導致以下問題:
1. 加工性能劣化:高黏度膠體難以實現精密點膠或均勻涂覆,尤其在微型電子元件封裝中易出現填充不完整;
2. 界面粘接失效:填料團聚形成的應力集中點會削弱膠層與基材的機械錨定作用;
3. 導熱網絡斷裂:分散不均導致局部熱阻激增,實際散熱性能遠低于理論值。
DCN-1208DQU 的核心技術優勢
通過分子級接枝技術,在粉體表面構建有機-無機雜化過渡層:
降低界面極性差 :改性層與聚氨酯樹脂的極性梯度匹配,抑制填料團聚;
增強機械互鎖 :表面微納粗糙結構提升與樹脂的物理錨定能力,避免固化后界面剝離。
東超創新開發的 DCN-1208DQU 聚氨酯粘接膠改性導熱粉體 ,這款產品經過最新的改性技術處理,可在A、B組份中同時使用,與樹脂相容性優異,易均勻分散,且增稠幅度較小,使得粘接膠在達到目標導熱率和比重的同時,能夠保持良好的粘接強度。通過結構設計與界面協同技術,為輕量化粘接膠提供了全新突破路徑。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的“電動化、輕量化、智能化”是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相比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主要是增加了三電系統,其中動力電池,高散熱、輕量化設計是主流。公司根據市場需求已開發出多種用于新能源汽
2022-08-30
按照客戶的要求一個滿意的導熱墊片是匯聚高導熱、低模量、工藝簡易,理論上這三大要素同時滿足,但是在實際生產中,能達到高導熱的這條已是披荊斬棘。高導熱系數的13瓦導熱硅膠墊片、13瓦導熱凝膠
2022-10-14
新能源電動汽車是近兩年的興起的新能源環保項目,為了緩解汽車燃料對環境帶來的影響,政府相關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補貼與優惠政策;作為新能源汽車動力核心的鋰離子電池,它是通過并聯再串聯的方向形成汽
2022-10-14
普通高導熱硅膠片的揮發份大(一般大于0.3%) ,在高清安防監控設備等長期高溫環境的應用中,易揮發出較多的小分子,物質凝結在鏡頭或電路板上,造成鏡頭透光率降低、腐蝕透光基材、器件電性能下降
2022-10-14
在技術迭代加速、市場格局重構的浪潮中,企業若想穿透行業迷霧,往往需從細微處捕捉變革先機。當“降本增效”成為多數企業應對內卷的生存法則時,材料領域的替代革命正悄然展開——在導熱填料賽道,一場以氫氧化鋁為
在當代科技與工業迅猛發展的進程中,氧化鋁以其低調卻強大的實力,于諸多關鍵領域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從日常隨身攜帶的智能手機內部,那些保障芯片穩定運行、防止電流干擾的微型絕緣組件,到大型冶金高爐內部承受
在材料科學領域,粉體憑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廣泛的應用,迅速吸引了科研人員和工程師們的目光。從電子設備到航空航天,氮化鋁粉體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定義與本質氮化鋁粉體,從化學組成來看,是由鋁元素和氮
在聚氨酯灌封膠的制備過程中,除了體系粘度控制外,填料與基體樹脂的界面相容性及分散穩定性是影響產品性能的關鍵要素。如何通過導熱填料讓膠體滿足長時間儲存?&nbs
3.0W/(m·K)組份縮合型硅膠要高導熱、粒徑小優異擠出性,導熱材料領域長期深陷「死亡三角」困局——高導熱系數、低加工粘度、強力學性能三者難以兼得。傳統方案為提升導熱性能
一、氧化鋁市場情況概述氧化鋁作為一種重要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廣泛應用于陶瓷、電子、化工、冶金等領域。隨著科技的發展,氧化鋁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寬,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在導熱材料領域,氧化鋁以其優異的導熱性能、